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学习地球运动时,甲、乙两位同学完成了许多活动。图1为制作的地球仪,图2为演示地球运动示意图,图3为绘制的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1~4小题。
 


 
1.甲同学制作地球仪时
 
A.用铁丝代表地球上实际的地轴 B.让铁丝垂直桌面
 
C.在铁丝与球面的交点标注N、S     D.用圆圈表示经线
 
2.图2中乙同学伸展手臂代表赤道,乙同学
 
A.正在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B.手臂伸展角度始终不变
 
C.运动方向为①→④→③→② D.绕甲同学一图代表一天
 
3.乙同学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图3所示日期对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3所示日期前后,北京
 
A.天气炎热 B.昼长夜短 C.漫山红叶 D.正午树影最长
 
“中国尊”是北京最高的建筑它的外形源于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一一”尊”的意象。图4为”中国尊”照片,图5为”中国尊”所在区域地图。读图,完成5~7题。
 

 
5.”中国尊”的建筑理念与首都城市职能中最相契合的一项是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6.图4照片的拍摄时间最可能是
 
A.日出时 B.上午 C.中午 D.日落时
 
7.利用于机地图导航到”中国尊”游览,步骤是
 
①在APP中输入”中国尊”
 ②点击出行方式(比如地铁公交)
 
③出站后选择步行导航到目的地
 ④查看有几种出行线路,进行对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④②①③
 
截止2019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达3.5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其中,沪昆高铁开通后上海到昆明只需10小时,两地朝友夕至,站站美景,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铁之一。图6为沪昆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与乘坐飞机相比,沪昆高铁的优势是
 
①速度更快
 ②
 耗时更短
 
③受天气影响较小,更准时
 ④
 火车站离市区较近,更便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沪昆高铁的开通,可以实现
 
A.早品上海小笼包,晚尝昆明过桥米线 B.每日有大量香蕉从昆明运至上海
 
C.方便更多的游客前往广西旅游 D.带动珠江三角洲经济图的发展
 
10.沿沪昆高铁旅行无法欣赏到的美景是
 

 
2020年5月,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峰海拔高度进行第三次测量。图7为测量线路周边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1~14题。
 

 
11.珠穆朗玛峰
 
A.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 B.位于北温带和中纬度
 
C.南坡位于中国境内 D.比青藏高原高8800米
 
12.从珠峰大本营前往珠峰
 
A.一直沿山脊前进 B.一直沿山谷前进
 
C.一号营地至峰顶最难攀登 D.全程长4000多米
 
13.测量登山队员面临的困难有
 
①极度严寒
 ②极度缺氧
 ③施石流频发
 ④恃大暴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0年4月珠峰大本营、中间营和前进营完成5G网络建设。通过5G+VR(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从”云端”感受珠峰的巍峨壮美。云技术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
 

 
A.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C.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 D.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图8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
 
A.荒漠、戈壁分布在西南地区
 
B.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C.草地面积占比最小
 
D.耕地面积占比最大
 
16.关于农业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植业集中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北方地区是水稻的集中产区
 
C.南方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D.渔业多分布在沿海、河湖地区
 
“唐诗之路”是中国山水诗歌的摇篮,唐朝300多位诗人在此留下诗篇。图9是唐诗之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唐诗之路
 
A.位于江苏省 B.呈东北西南走向
 
C.地势东高西低 D.山水相依,气候湿润
 
18.李白在此留下了大量脸炙人口的诗句。以下诗句中描写此地景色的是
 
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B.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辗台
 
19.唐诗之路计划申遗,其意义是
 
A.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传承 B.加快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D.建设环境教育的基地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图10是我国两种传统民居的景观图,甲是云南地区的傣家竹楼,乙是东北林区的木屋。读图,完成20、21题。
 

 
20.甲、乙民居的共同点是
 
A.房顶倾斜,便于雨雪滑落 B.木制材料,容易拆卸
 
C.门窗较大,利于通风散热 D.底层架高,方便进出
 
21.甲乙民居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植被茂盛 B.甲:降水稀少
 
C.乙:全年寒冷 D.乙:终年干燥
 
台湾岛和海南岛是我国的两个大岛。图11为两岛位直及地形图。读图,完成22~24题。
 

 
22.海南岛
 
A.是我国第一大岛 B.北隔海峡与福建相望
 
C.全部位于热带 D.平原集中在南部地区
 
23.台湾岛
 
A.对外联系以铁路为主
 
B.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C.河流流程短,结冰期短
 
D.降水东部少西部多
 
24.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
 
①陆地相连
 ②语言相通
 ③民族同根
 ④文化同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12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25~27题。
 

 
25.图中甲地的气温可能是
 
A.小于0℃ B.小于10°C        C.10℃20℃ D.大于20℃
 
26.图中
 
A.等温线与经线方向大体一致
 
B.等温线与海岸线大体重合
 
C.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
 
D.同纬度海洋气温都高于陆地
 
27.甲地气温明显低于乙地的原因是
 
A.纬度高 B.距海远 C.海拔高 D.人口少
 
地震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图13是过去百年间10次大地震的相关信息及所在位直图。读图,完成28~30题。
 

 
28.比较10次大地震,可以发现
 
A.震级越大,死亡人数越多 B.我国地震灾害严重
 
C.印度尼西亚地震死亡人数最多 D.近20年地震次数减少
 
29.10次大地震主要发生在
 
A.太平洋板块 B.板块内部 C.岛屿国家 D.板块交界处
 
30.在地震频发地区,学校可以组织学生
 
①学习防震知识
 ②进行地震预报
 ③熟悉避难场所
 ④参加地震演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已经先后对南极进行了36次科学考察现在正在建设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图14为南极地区图。读图,完成31~33题。
 

 
31.南极地区
 
A.全部位于南极图以南 B.科学研究价值巨大
 
C.动物、植物资源丰富 D.平原面积广大
 
32.五个科考站的共性是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气候酷寒干燥
 
C.均位于大陆边缘 D.可进行全年科考
 
33.可在南极地区开展的科考项目有
 
①监测臭氧层变化,研究大气污染现状
 ②监测海冰动态,计划开发淡水资源
 
③监测海平面升降,研究全球气候问题
 ④监测海洋水质,研究海洋污染情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两国开启能源合作新篇章。图15为俄罗斯地图。读图,完成34~36题。
 

 
34.俄罗斯
 
A.国土辽阔,跨三个温度带
 
B.气候寒冷,森林资源贫乏
 
C.海陆兼备,地跨欧亚两洲
 
D.地形多样,地势西高东低
 
35.俄罗斯四大工业区
 
A.分布在欧洲部分 B.分布在铁路沿线
 
C.远离矿产资源产地 D.轻重工业均比较发达
 
36.能源、合作对我国的影响是
 
①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
 ②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③完全替代我国天然气资源
 ④促进我国西部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据此,完成37、38题。
 

 
37.漫画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8.缓解②问题的加剧我们应参与的行动是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积极推广节水措施
 
C.控制能源消费数量 D.购物时选用环保袋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长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图17为密西西比河与长江的纵剖面图。读图,完成39、40题。
 

 
39.图中
 
A.两河都发源于高山、高原地区
 
B.两河都属于外流河,注入大西洋
 
C.长江干流流程比密西西比河短
 
D.长江地势起伏比密西西比河大
 
40.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 B.中下游地区水运便利
 
C.为沿岸地区提供水源 D.干流可以全程通航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50分)
 
晋善晋美
 
41.(13分)”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图18为山西省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因居于__山脉之西而得名,地形以__和__为主。
 
山西人喜面食,面食种类多样,其中刀削面是最有代表的美食名片。
 
(2)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小麦生长。结合地形和水源条件,__成为重要的农业区。人们把麦粒加工制成面条、馒头、包子等,丰富了山西人的餐桌,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山西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3)山西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位于最北部的是__。南部的”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我国以保护”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这些都属于__(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下保护山西文化遗产的建议,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
 
A.云冈石窟,利用先进技术重塑石像替换旧石像
 
B.平遥古城,城墙上安装多部电梯便于俯瞰古城
 
C.五台山,建议游客将垃圾入筐或带走垃圾
 
D.长城遗址,借助网络售票限定单日最高客流
 
煤炭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山西省号称”煤海”,煤炭储量丰富。图19为煤炭主要用途示意图。
 

 
(4)煤炭属于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依据煤炭的用途,山西可以重点发展(
 )。
 
①电子信息
 ②机械制造
 ③石油化工
 ④火力发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有人提出山西省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停止煤炭开采。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行万里路
 
42.(11分)热爱地理的中学生小雨暑假跟随父母到达欧洲西部,开启了愉悦的旅程,完成了自己的旅游心愿单。图20为欧洲西部示意图,图21为伦敦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小雨的”旅游心愿”与图20中标注的四个地点进行连线。
 
爬上高山体验冰雪项目的魅力
 ①
 
参观0。经线通过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②
 
游览著名建筑埃菲尔铁塔
 ③
 
体验极昼观看午夜的太阳
 ④
 
(2)小雨在旅途中发现欧洲人餐桌上常见牛奶、肉食、奶酶等食品,这种饮食结构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结合图文资料,完善下面知识结构。
 

 
(3)小雨发现欧洲西部许多大城市沿__分布,原因是(
 )。
 
①水能丰富
 ②水运便利
 ③地形平坦
 ④靠近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雨搜集了关于荷兰的资料:荷兰地势低平,二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为了生存和发展,几百年来荷兰人向海要地,围海造田。
 
近年来荷兰人发现围海造田会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导致湿地减少、土地盐碱化、许多动植物绝迹针对这些状况,荷兰政府制定了”把土地还给大海”计划,让一片填海造地生成的300公顷”开拓地”被海水淹没恢复为可供鸟类栖息的湿地。
 
(4)荷兰人先后”围海造田”、”退耕还海”,你更支持哪种行为?说说你的理由。
 
人水和谐
 
43.(14分)水是生命之源,我国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水情。图22为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带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
 
(2)三江源地区是澜沧江、黄河和__的发源地,这里众多的湖泊、大面积的沼泽对河流水量有__作用,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3)图22中,西北地区主体为__带,而绿洲依靠河水和__成为”西北粮仓”和”瓜果之乡”。
 
随着北京的城市发展,用水结构发生图22了很大变化。图23是2009年与2018年北京市用水总量及用水结构饼状图。
 

 
(4)与2009年相比,说出2018年北京市用水的变化。
 
变化1:__;变化2:__。
 
(5)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双项选择)
 
A.水稻种植面积缩小 B.工厂全部外迁
 
C.城市绿化面积扩大 D.人口数量增加
 
木兰溪是福建省青田市的母亲河,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经过20年科学治理和规划,实现了从水患之河向生态之河华丽转身。图24为木兰溪流域图。
 

 
(6)完成下列结构图,说明木兰溪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7)为综合治理木兰溪洪涝灾害,下列做法适宜的是(
 )
 
①上游封山育林,保证清水下山
 ②下游加高、加固河堤,提高防洪标准
 
③中游截弯取直,原河道蓄洪
 ④跨流域调水,减少干流水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木兰溪已成为甫田市一道亮丽风景线,如何借助风景进行发展,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胞波情长
 
44.(12分)2020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历久弥坚的中缅胞波情谊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缅山水相连,发源于我国境内的独龙江流经缅甸时称__,该河流向是__,最终注人__。
 
(2)由我国企业承建的耶涯水电站是缅甸目前最大的水电站,该水电站位于缅甸的
 
__(方位),选址在此的原因是__
 。
 
世界60%的柚木储量和国际市场上75%的抽木均来自缅甸。
 
(3)说明缅甸柚木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
 
(4)下面是关于缅甸的叙述,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两处。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东北部,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旱季和雨季分明,水热资源丰沛,独特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柚木生长。这些珍贵的木材在开采后,放入河流顺流而下到达我国,在云南进一步加工成精美的木制品。除此之外,缅甸也积极种植水稻、棉花、甜菜等农作物,以增加经济收入。
 
错误1:__
 ;错误2:____。
 
早在公元前4世纪,我们的祖先就打通了贯穿川滇缅的商旅古道,称为”金银大道”。今天,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为主线,”金银大道”越走越宽。
 
(5)推进中缅两国经济合作,适宜的做法是(
 )
 
①中国从缅甸进口石油资源,实现能源合作
 
②中国人口迁徙至中缅边境,便于两国合作
 
③缅甸大力发展畜牧业,丰富出口产品种类
 
④缅甸从中国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缅甸千年古都蒲甘被称为”万塔之城”(图26),据此图26推断当地居民主要信奉__教。
 

 
【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B  | C  | D  | B  | D  | C  | D  | A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C  | A  | A  | B  | D  | D  | C  | A  | A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  | C  | B  | D  | A  | C  | C  | B  | D  | C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B  | B  | C  | C  | B  | A  | B  | B  | D  | D  |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50分)
 
41.(13分)(1)太行
 高原
 山地
 
(2)温带季风气候
 汾河谷地
 
(3)云岗石窟
 人文 C  D
 
(4)非可再生 D
 
(5)观点不给分,观点与理由相符得分
 
42.(11分)
 
(1)爬上高山体验冰雪项目的魅力→③;参观0。经线通过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④;游览著名建筑埃菲尔铁塔→②;体验极昼观看午夜的太阳→①
 
(2)西风
 温带海洋性气候
 畜牧业
 
(3)河流 B
 
(4)围海造田可以解决土地资源不足。退耕还海可以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减少土地盐碱化(观点不给分,观点与理由相符得分)
 
43.(14分)(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长江
 储蓄(调节)
 
(3)缺水
 高山冰雪融水
 
(4)农业用水减少;工业用水增加;生活用水增加;环境用水增加
 
(5)C
 
(6) ①平原 ②降水集中(夏季降水多)③暴雨(大雨)
 
(7)A(8)合理即可
 
44.(12分)(1)伊洛瓦底江
 自北向南
 安达曼海(印度洋)
 
(2)北部
 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缅甸全年气温在25—30℃.符合柚木的生长条件;全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符合柚木降水量的条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排水良好。
 
(4)缅甸位于中南半岛东北部;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放入河流顺流而下到达我国;缅甸也积极种植水稻、棉花、甜菜等农作物
 
(5)B
 
(6)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