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共六道大题,3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A.千克(kg) B.米/秒(m/s) C.米(m)    D.千克/米3(kg/m3)
 
2.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课桌 C.太阳 D.物理课本
 
3.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4.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一首经典名曲,加入管弦乐队协奏后,整首乐曲更是和谐优美。听众欣赏乐曲时,可以辨别出小提琴和其他乐器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5.图2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6.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中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描述的青山是运动的,诗人所选的参照物是
 
A.小船 B.河岸 C.青山 D.太阳
 
7.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A.将水果包上保鲜膜 B.把酱油瓶的盖子盖严
 
C.将蔬菜放入冰箱冷藏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8.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g月壤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如图3所示),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关于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返回器外表涂层升华放热,可以减少高温损害
 
B.返回器外表涂层凝华吸热,可以减少高温损害
 
C.位置改变,所携带的月壤样品的质量不变
 
D.温度改变,所携带的月壤样品的质量改变
 
9.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5℃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20dm            D.人跑步时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60s
 
10.现代生活中,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看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4所示的四幅图是眼球成像及视力矫正的示意图,其中属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11.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5m/s    B.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反射角为0°
 
C.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放大的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块的质量增大,它的密度就会增大 B.密度的大小是质量和体积所决定的
 
C.铝的密度等于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D.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其密度变大
 
13.如图5所示的四个实验中,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系“的是
 

 
A.甲图: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听玻璃罩中闹钟铃声的变化情况
 
B.乙图: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听锯条发出声音的变化情况
 
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用叉股轻触乒乓球,比较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D.丁图:八个相同玻璃瓶中装不同深度的水,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
 
14.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0℃~4℃之间具有反常膨胀特性—热缩冷胀,水在4℃时密度最大。将一杯水的温度从10℃逐渐降低到-10℃的过程中,水逐渐结成冰,其体积会随时间变化,如图6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应其体积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15.某次运动会的100m决赛中,甲、乙、丙三位运动员距离起点20m、80m、100m时各自所用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距起点的距离  | 20m  | 80m  | 100m  | 
甲所用时间  | 2.3s  | 8.9s  | 12.2s  | 
乙所用时间  | 2.4s  | 8.3s  | 11.8s  | 
丙所用时间  | 2.5s  | 8.4s  | 11.4s  | 
A.最先到达距离起点80m处的是甲
 
B.乙在全过程中一直在做加速运动
 
C.在2.3s时,丙领先甲,乙领先丙
 
D.比赛全程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丙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的
 
B.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17.如图7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自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B.乙: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丙: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
 
D.丁:在烧瓶底部浇冷水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说明液体的沸点跟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
 
18.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 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 
酒精  | -114  | 
水银  | -38.8  | 
冰  | 0  | 
铅  | 328  | 
铜  | 1083  | 
A.-120℃的酒精是固态
 
B.可以将铅放到铜制容器中熔化
 
C.放在0℃的房间中的水会凝固结冰
 
D.在-40℃的寒冷北极,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19.如图8所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2020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万米,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再次下潜,用时3小时22分成功坐底10909m处,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之后几天,奋斗者号又几次下潜万米深海,顺利完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关于奋斗者号潜水器的海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奋斗者号下潜万米的速度大于人骑自行车的速度
 
B.奋斗者号在万米深海发出声音,在海面不能直接听到
 
C.深海情况复杂,奋斗者号在深海的定位离不开声呐系统
 
D.深海没有阳光,奋斗者号需要用照明系统照亮海底进行科考
 
20.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用烧杯分别盛了不同质量的液体,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的体积V,并根据数据绘制成m和V的关系图像,如图9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液体的体积是60cm3时,液体的质量为80g
 
B.该液体的密度约为1.33g/cm3
 
C.烧杯的质量是20g
 
D.该液体可能是水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2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20m=__________km         (2) 2min30s=___________s
 
(3) 500kg=____________g       (4)30m/s=__________km/h
 
22.浓度为75%的酒精有较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当使用酒精湿巾擦手时,会感到手的皮肤变凉,是因为酒精在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______________。
 
23.身高为1.5m的小莉,站立在竖直放置的高度为1m的平面镜前,小莉距离该平面镜4m。当她走到距离平面镜3m处时,她的像高为_____________m;小莉与自己像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m。
 
24.图10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__s。0~5s,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______________倍。
 

 
四、实验解答题(共39分,25~28题各1分,29题2分,30~34、36题各5分,35题3分)
 
25.如图11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cm。
 
26.如图1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
 

 
27.在图13中,根据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
 
28.存图14中,根据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29.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5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t=2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0.小明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他应将硬纸板ENF_______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射出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可在纸板NOF面内看到反射光。
 
(2)改变入射光AO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记录每次反射光的径迹,用______________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ON射到O点,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可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当让激光笔发出的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射向镜面时,此时反射光将______________方向射出。
 
入射角i  | 15°  | 30°  | 45°  | 50°  | 60°  | 80°  | 
反射角r  | 15°  | 30°  | 45°  | 50°  | 60°  | 80°  | 
31.在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如图17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同组的小涛和小洁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对于斜面的坡度大小进行了讨论,最终他们认为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___些,以便于实验。请你简要分析理由:______________。
 
(2)他们将实验器材组装调试好之后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______________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用______________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仿照上述步骤,分别测量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s2及所用时间t2,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根据公式
,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和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v2,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导出式______________(请用测量量的字母表示),计算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并将v1、v2、v3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2.小华和小亮利用图18(甲)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该实验利用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______________,能比较__________________。
 
(2)若“探究像距跟物距的关系“,需要多次改变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
 
(3)实验中,小华把一只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只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各个方向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实验后,小亮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图18(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2cm,该硬币的像应____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2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2cm”)
 
33.小军想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他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适量酸奶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19甲所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2)将______________,如图19乙所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cm3。
 
(3)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酸奶的总质量为60.2g。
 
(4)计算出这种酸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kg/m3
 
34.小阳利用焦距为f1=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20所示。
 

 
(1)由图20所示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继续将蜡烛移至2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3)在图20乙所示的实验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2的凸透镜(己知:f2<f1),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____侧移动。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为了使烛焰的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调整方法:_______________。
 
35.小萱看到妈妈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加热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1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是否能够沸腾:______________;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6.小亮帮妈妈从网上购买了一个油壶,如图22所示,在商品介绍中标明:此油壶的容量为550ml。小亮想知道这个油壶的容积是否达到550ml。于是他利用天平、符合要求的大烧杯、水来测量油壶的容积。
 
请你帮助小亮: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2)写出油壶容积的表达式;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37题。
 
冻豆腐
 
冻豆腐是中国一种传统的豆制品美食。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把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到0℃时,水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即使豆腐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也不再变化。
 
将冻豆腐从冰箱内取出,等到豆腐中的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如图23所示)。此时的豆腐孔隙多、弹性好、吃上去的口感很有层次,深受人们的喜爱。
 

 
37.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冻豆腐解冻后,其中有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这是由于新鲜豆腐里的水先______________,之后,在冻豆腐解冻过程中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2)冻豆腐从冷冻室里取出时会冒“白气“,这些“白气“是向______________的(选填“上飘“或“下落“)。
 
(3)将新鲜的豆腐切成长方块(如图24所示)放入冰箱冷冻室,一天后取出冻豆腐块,如图25所示的四幅图中,比较接近冻豆腐块形状的是______________图。
 

 
六、计算题(共7分)
 
38.一个铝制的实心球,其体积为2dm3,求:这个实心球的质量m。(已知:ρ铝=2.7×103kg/m3)
 
39.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道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才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2.5s汽车滑行了20m后停止运动。从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求:
 
(1)汽车通过的路程s;
 
(2)汽车的平均速度v。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B  | C  | D  | D  | B  | A  | D  | C  | A  | D  | B  | C  | C  | A  | D  |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D  | ABD  | AB  | BCD  | CD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1) 0.02;    (2) 150;    (3)5×105;    (4) 108
 
22.汽化(或:蒸发);
 吸热
 
23.1.5; 6
 
24.7.5;0.5
 
四、实验解答题(共39分,25~28题各1分,29题2分,30~34、36题各5分,35题3分)
 
25.3.90(或:3.9) (1分)
 
26.26 (1分)
 
27.见图1 (1分)
 
28.见图2 (1分)
 

 
29.晶体;固液共存
 (2分)
 
30.(1)垂直
 
(2)量角器(或:半圆仪);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反射光线与法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逆着原来的入射光
 (共5分)
 
31.(1)小;
 若斜面坡度太大,小车下滑就会很快,不利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①刻度尺;
 停表(或:秒表)
 ③
(或:
)
 (共5分)
 
32.(1)像的位置:
 像与物 (2)物距 (3)完全重合 (4)在原位置
 (共5分)
 
33.(1) 121.2  (2)烧杯中的部分酸奶倒入量筒; 50  (4) 1.22×103(2分)
 (共5分)
 
34.(1)变大;
 变大 (2)不能 (3)左
 
(4)将蜡烛上移(或:将光屏和凸透镜下移)
 (共5分)
 
35.不能沸腾; ………………………………(1分)
 
碗中的水通过热传递,其温度能与锅中的水温相同,(即可以达到沸点),之后,碗中的水不能再继续吸热,所以就不会沸腾。……………(2分)
 
36.(1)主要实验步骤: …………………………(3分)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油壶中装满水,再将油壶中的水倒入烧杯中;
 
③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2)该油壶容积的表达式:
 …………(1分)
 
(3)实验数据记录表: ……………………(1分)
 
空烧杯的质量m1/g  |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g  | 油壶的容积V/cm3  | 
五、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4分)
 
37.(1)结冰体积变大;冰化成水跑掉 (2)下落 (3)丙
 
六、计算题(共7分)
 
38.己知:V铝=2dm3=2×10-3m3,ρ铝=2.7×103kg/m3
 
求:m铝=?
 
解:∵
 ………… (1分)
 
∴m铝=ρ铝V铝=2.7×103kg/m3×2×10-3m3=5.4kg   ……………………(2分)
 
答:铝制实心球的质量为5.4kg。
 
39.已知:v车=72km/h=20m/s    t1=0.5s    t2=2.5s    s2=20m
 
求:(1)s=?; (2)v=?
 
解:(1)∵
 
∴s1=v车t1=20m/s×0.5s=10m   …………………………………… (1分)
 
s=s1+s2=10m+20m=30m   ……………………………… (1分)
 
(2)∵
 
………………………………(2分)
 
答:从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
 
(1)汽车通过的路程为30m; (2)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