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下学期高三年级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二模)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2021年,在四川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形纹饰青铜尊,是中国对猫头鹰一类鸟的总称,相隔1300多千米的殷墟也曾出土妇好鸮尊。此外,三星堆玉璋的外形和河南二里头玉璋极其类似,考古学家断定是从夏朝流传而来。以上考古发现再次实证了

A. 中国古人崇拜猫头鹰一类的鸟

B. 三星堆青铜器和玉器均为礼器

C. 古蜀文明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 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2. 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经过皇帝裁决方能施行。朝议制度的优势在于

A. 确保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 有利于皇帝决策集思广益

C. 通过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 D. 起到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3. 中国典籍蕴含有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

结论

A

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

这些文献作为官学教科书,为后世所沿用

B

《史记》继承了《左传》《国语》作者直接评史的方法,也采用了紧扣史事夹议的方法

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于序事中寓论断”

C

《齐民要术》专门记载有作奶酪的方法,以及”胡饭法””胡炮肉”等饭菜的做法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输入丰富了《齐民要术》的内容

D

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有北宋工匠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形成了重视科技的社会风气

4.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开创了追溯学术源流的学案体新体裁。其中摘录王畿的代表性观点:”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准则、规矩也)。由此推测王畿可能师承于

A. 南宋朱熹 B. 南宋陆九渊 C. 明朝王阳明 D. 明朝王夫之

5. 中国古代社会前期,大部分城市首先是地区政治中心,然后才成为商贸中心,流通的多为各地土特产品。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作物、手工业品成为商品主流。可见,明清这些市镇与传统城市的不同在于

A. 对政治的依赖性减弱,以经济功能为主

B. 手工业生产方式以官营为主,民营为辅

C. 先是工商业中心,然后逐渐成为政治中心

D. 开始打破市坊制度,形成商业区和工业区

6. 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以下选项能够支撑此观点的是

①”一据……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②”彼(同类书籍)皆以中土(中国)人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谈西洋也

③”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出版后传入日本,曾在明治维新中起过一定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下图漫画《国民之真相》(局部)发表于20纪初。推动图中所示国民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B. 清政府颁布宪法大纲,实施预备立宪

C. 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

8. 1928年,在某地教书的邱启山有感而发写下对联分田不忘共产党;幸福牢记毛委员202125日,其后代邱冬华喜贴新对联脱贫全靠惠民策;致富迎来幸福春。此跨越时空的一幕可能出现在

A. 浙江嘉兴 B. 江西井冈山 C. 贵州遵义 D. 陕西延安

9. 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史上的重要法律,按实施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A. ①③④②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10. 从某种角度看,人类社会活动过程就是人类交流和应用信息的过程。以下史实揭示出


晚清时期,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电话、电报等传入中国

1879年,大清邮政官局创办,这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阔步发展

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完成部署

A. 中国通讯事业从古代向近代转型,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

B.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普及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革命

C. 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进入信息时代

D. 中国通讯技术经历了从引进、与世界接轨到创新的过程

11. 下图是荷兰发行的一枚邮票。图案中代表黑暗宗教势力的黑块断裂了,断裂处出现一个鲜红的名字,附有”1483-1546″字样。此邮票的设计意图是


A. 揭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仅仅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

B. 肯定马丁·路德的主张极大地冲击了教廷,解放人的思想

C. 预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D. 歌颂启蒙思想家用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

12. “在这个大市场中,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占据主要地位。它们甚至掌握着世界各地的铁路、港口、海运、银行、工矿企业和种植园等。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充满着不平等,矛盾重重,潜藏着深刻危机。”文中的”这大市场”形成于

A. 16世纪 B. 19世纪中期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后期

13. 早期西方史学家常谴责别国的殖民行为,却将本国的侵略视为传播文明的义举。后来西方史学家们承认殖民者在推动殖民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摧残,但很少使用”世界殖民体系”一词。材料表明西方史学家

A. 一直固守欧洲中心论立场,美化殖民扩张

B. 对殖民活动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但仍不够客观

C. 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辩证地评价殖民活动

D. 研究视角的转变与西欧中心地位的动摇有关系

14. 下方为《1940—1975年由各国流向欧洲的移民》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移民主要来自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大陆等地区

西欧的吸引力在于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恢复需要大量劳动力

新劳动力的涌入推动了东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邓小平曾针对某国际形势提出指示: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该指示针对的是

A.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D. “9·11”事件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16. 19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茶马古道是一条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它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藏区产骡马而需要茶叶,川、滇地区产茶叶而需要骡马。宋朝时西南边陲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元朝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开辟驿路、设置驿站。明清时期加强对驿站的管理。

——摘编自《茶韵丝路》等


1)读上图,描述中国通往境外的茶马古道的路线。(4分)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茶马古道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5分)

材料二
民族观念扩散的趋势,可以从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申报》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中看出端倪。”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对外宣言:”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到1919年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到30条。1920年后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1928年进一步增加到183条,1939年更达到372条。

——摘编自黄道炫《战时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

材料三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围绕中华民族观念的扩散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1912—1945年的重大事件予以阐述。(10分)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17. 8分)理想天国的不同设想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

材料二
洪仁玕早年长期居住在香港,1859年返回内地,任太平天国总理,全权处理大小事务。在《资政新篇》中,他为建设”理想天国”提出一系列建议,如:①成立某些地方自治机构,管理地方财政、乡兵、教育、医院以及社会救济事业等。②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兴办银行、发行纸币等,准许私人投资,奖励发明创造,保护专利等。③与外国通商,平等往来等。

分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关于理想天国的不同描述,结合所学简述产生此不同的原因。

18. 8分)探究图画里的历史

材料


中,伊丽莎白一世在画面的远端,近处坐者为上院议员,后面站者为下院议员。

描绘的是下院开会的情景。整个下院仅四人有固定座位:议长席由下院议长专用,首相和反对党领袖也享有专座,最后是为下院任期最长的议员专设的”下院之父”席。议长席设在大厅一端正中间,其正下方是演讲台,在演讲台两边各有八排长靠椅,右边由政府大臣和执政党议员就座,左边是反对党议员的议席。

结合所学对图②反映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19. 10分)文明进程中的废奴时代

材料
《简明世界史读本》第二十五章的标题为废奴时代。书中指出16世纪到19世纪前期,奴隶制和农奴制等形式的强迫劳动在美国、德意志和俄国得到空前发展。接着记叙了若干重大事件,整理如下:

时间

事件

1772

英国法院裁判拥有奴隶为非法,此后英格兰及苏格兰境内的黑奴获得解放

1794

法国宣布法属殖民地废除奴隶制

1807

英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案”;美国通过废止奴隶贸易法案

1815

迫于英国压力,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和会上同意废除奴隶贸易

1833

英国政府用2000万英镑解放了大英帝国境内的75万奴隶

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

1865

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美国全境禁止奴隶制

1888

巴西废除奴隶制,标志着世界性奴隶贸易和奴隶制的终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废奴时代”。

20. 10分)历史长河里的中外贸易

材料一 1765—1833年中英贸易概况表(单位:万两白银)

 

中国从英国进口额

中国向英国出口额

17651769年(年均)

119

219

17951799年(年均)

537

572

18301833年(年均)

733

995

材料二 18401894年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进出口状况(单位:万担)

时间

棉花产量

棉花出口

进口外国棉花

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

1840

802

0

50

5

1894

832

76

4

218

1)分别简述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中英贸易状况并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三
中国进出口商品贸易会创办于1957年,侧重货物出口贸易,每年在广州举办,从”中国第一展”成长为世界级专业展会,成为全球贸易资源聚合的平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12年起在北京举行;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始于2018年,侧重货物进口贸易。2020年,广交会采用云上会展的形式,服贸会则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后我国首场国家级线下经济贸易盛会。

2)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概述三大会展的举办反映出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生的重大变化。(4分)

【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 D 2. B 3. C 4. C 5. A

6. A 7. C 8. B 9. D 10. D

11. B 12. C 13.B 14. A 15. B

第二部分:共5题,共55分。

16. 19分)参考答案示例:

1)一是从雅安运出的茶,向西穿川藏,从普兰、亚东等地出口,进入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另一条是从云南出发的茶,向南从景洪等地出口缅甸、越南,也通往印度。

2)茶马古道作为中国古代一条连接内地与边疆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多个朝代。一方面,通过茶马互市,促进了汉、藏以及其他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历代中央王朝为维持茶马互市实施的政策进一步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

3)(10分)

评分标准:

分值

标准

810

观点正确,结构完整;能运用3个或以上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紧密,无史实错误;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

57

观点正确,结构较完整;能运用1—2个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比较紧密,逻辑比较清晰;语言表达比较准确。

04

观点正确:能运用史实论述,但不充分;史论结合不紧密,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

17. 8分)参考答案示例:

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描述了一个平均主义的天国,在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消灭剥削和贫困;《资政新篇》描绘的是一个以资本主义为模式的天国。

原因: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受平均主义影响,为了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而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无法实施,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基于在香港目睹资本主义发展的经历,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并进行一些制度改革。

18. 8分)略

19. 10分)参考答案示例:

废奴时代是指18—19世纪,全球范围内兴起了终止奴隶贸易、废除本国和殖民地的奴隶制或农奴制的时代潮流。

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和发展,农奴制和奴隶制与平等、自由等主张相违背。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机器代替手工劳动,这种强迫劳动方式束缚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英国基于其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地位优势,为维护自身利益积极推进废奴。奴隶和农奴为争取自身解放不断进行斗争,打击殖民势力。因此,废奴从一国到多国,成为这一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

它是人类生产力水平、思想认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立法和改革等形式终止奴隶贸易、废除奴隶制度。此后,奴隶和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各国资本主义发展获得充足自由劳动力;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思想进一步传播,促进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社会进步;近代殖民主义产生的世界性奴隶贸易和奴隶制的终结是人类文明在19世纪取得的重大胜利。

20. 10分)参考答案示例:

1)材料一状况:中英贸易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原因:自然经济下中国对西方工业品需求量不大;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的茶、丝绸等在欧洲深受欢迎。

材料二状况:中国棉花出口和棉纺织品进口量大为增加。原因: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工厂制建立;列强利用侵华特权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2)变化:一是从被动打开国门到主动与世界接轨;二是从沦为资本主义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展为利用全球资源为本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三是对外贸易交流的内容丰富多样,货物交流升级,扩大服务领域;四是顺应全球化的潮流,创新展会的形式贸易,打造品牌;五是抓住机遇,通过”云上”和”线下”方式灵活进行。

发表评论